close
叫我賭神??這篇告訴你為什麼賭片開始爆紅!
賭片是香港電影的類型之一,類型電影的元素包括重複出現的
慣例、符號、背景設定、故事內容、角色設定等。
類型電影實際上很難劃分,因為通常一個類型的發展,
會隨著社會氛圍加入新的元素,跨類型也是很常見的事。
賭片的成型和發展過程也反映了這種狀況。
七〇年代在香港開始興起的賭片,固然也跟香港的經濟及整體社會的快速發展有很大的關係。
香港的本土意識開始抬頭,電影也脫離過往的「大中國情懷」,轉而關注香港本土民生及西方文化。
在經濟起飛的年代,香港人對金錢的價值觀也有很大改變,
對於投機取巧這類過去被認為是負面的賺錢方式不再排斥,尤其對百家樂的熱衷。
賭片的風潮也隨之產生。
1972年張曾澤導演的《吉祥賭坊》是以民初為背景的功夫賭片,
透過江湖人士經營賭坊的際遇道出賭博的害處,屬於警世片。
這部電影很大程度延續了五、六〇年代香港電影裡對於百家樂賭博的負面態度,強調教育意義。
許冠文導演的《鬼馬雙星》(1974)是許氏兄弟的代表作之一。
與其說是賭片,它更傾向於有百家樂賭博元素的許氏喜劇。
一代笑匠許冠文擅長透過嬉笑怒罵的風格,來反映香港市井社會的狀況,調皮之餘不失「貼地」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